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也对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交易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空间,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传统盈利来源构成了直接挑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部分学者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吸纳了大量的客户资金,对商业银行存款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对第三方支付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分析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模式,包括支付、结算、理财等;阐述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现状,包括国内外监管政策和发展趋势。
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概述,包括盈利来源、盈利模式等;分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如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非利息收入占比等;探讨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监管政策等。
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冲击,包括对存款规模、存款结构、存款成本的影响;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包括对贷款需求、贷款定价、贷款风险的影响;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包括对支付结算、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首先,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关于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盈利、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构建理论框架,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本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案例,对其业务模式、盈利状况、竞合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角新颖:本研究将从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不同于以往单一关注竞争或合作关系的研究视角,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2.内容深入:本研究将深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核心业务的影响,以及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并探讨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力求为商业银行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更加深入的分析。
3.方法科学: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力求使研究结论更加科学、合理、有说服力。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晨,彭俞超,谢贤进.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31事件”的did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44(01):97-104.
[2] 寇丹,李佳蔚.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3,40(01):62-75.
[3] 孙文凯,李丛文,程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2,43(06):82-9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