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先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总结出了有关社区嵌入式养老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嵌入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体行动者是嵌入于具体的、当前的社会关系网络中。1985年,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正式提出社会嵌入理论,指出任何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嵌入在特定社会结构和关系网络之中, 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社会支持, 以及信息、情感、服务等其他社会资源。随后,嵌入理论被运用到养老服务中。嵌入式养老模式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多年,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我国,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相关研究起步比较晚,有关嵌入式养老的首篇文献为大连理工大学董升第于2008年发布的,探讨了基于网络式家庭概念下嵌入式养老模式研究。后来,众人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嵌入式养老的现存问题、优势分析及改进路径,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及构建,嵌入式养老模式及养老需求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内容趋于同质化,相关问题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需要深入研究嵌入式养老方面的具体问题,实现养老个性化、多元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
摘 要
abstract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依照一定的思路构架论文体系。
2.结合相关理论和实例,分析“嵌入式”养老模式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扎实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比如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电子政务、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等。
2、勤于思考与敢于创新的学术态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3、灵活运用文献检索的能力: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手段,比如图书馆、互联网等查阅期刊、书籍等相关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